我国地域广阔,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火灾、地震、水灾、台风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,带来严重的损失。经国务院批准,自2009年起,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。“防灾有预案,临灾不慌乱”,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灾难,当这些灾难来临时,我们该如何应对?
一、地震

1、在室内
迅速关闭电源、燃气;选择开间小的地方躲避,如卫生间、厨房、墙角等;远离窗户、镜子,避开吊灯、电扇等悬挂物;用被子、枕头、坐垫等保护头。
2、在室外
徒步选择空旷地带避难,远离电线杆、高大建筑物、大型广告牌等。
3、在野外
远离山崖、陡坡和高压线。
4、被困在废墟中
保持冷静、保存体力;尽量挪开眼前、脸前的杂物;清除口、鼻附近的灰土,保持呼吸通畅;适时发出求救信号,如呼救、敲击物体等。
二、火灾
1、公共场所
(1)迅速拨打119报警,按照疏散指示标有序逃生,切忌乘坐电梯。
(2)穿过浓烟时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,弯腰或匍匐前进。
(3)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,防止浓烟尾随进入。
2、高层建筑
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,不要强行下跳,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。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,可在窗前挥动被单、毛巾等物,吸引别人注意。
3、森林、草原
迅速向植物稀少、地势平坦的地带转移。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,快速逆风冲过。
三、泥石流
1、泥石流多发地区居民
(1)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,选好躲避路线。
(2)留心周边环境,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、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,积极做好防范泥石流的准备。
2、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
一旦遭遇大雨、暴雨,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,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。
3、发现泥石流袭来时
(1)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。停留在凹坡处。
(2)自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,且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。
四、雷电天气
1、在户外
(1)严禁奔跑,不要张嘴,应立即双膝下蹲,同时双手抱膝,胸口紧贴膝盖,尽量低下头,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;
(2)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,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舱内;
(3)雷电交加时,头、颈、手外有蚂蚁爬走感,头发竖起,说明将发生雷击,应赶紧趴在地上,并丢弃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、项链等;
(4)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,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,身处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,应双脚并拢跳离。
2、在室内
在屋内请立即关闭门窗,并给家用电器断电。
五、洪水
(一)洪水有何征兆?
溪水突然浑浊,流速增大、水位上升;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。
(二)洪水如何应对?
1、洪水来临时
如时间充足,应向山坡、高地等处转移,来不及转移时,应立即爬上屋顶、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,等待援救。
2、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
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,如油桶、空的饮料瓶、塑料桶、篮球、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,做水上转移。
3、落水自救
(1)不要慌张,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,头部浮出水面,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。如不会游泳,面朝上头向后仰,双脚交替向下踩水,手掌拍击水面,让嘴露出水面,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。
(2)如在水中突然抽筋,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,伸直抽筋的那条腿,用手将脚趾向上扳,以解除抽筋。
(3)车内进水,车门打不开时,不要砸前挡风玻璃,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。如车窗打不碎,就等待车子进水。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,深吸一口气,推开车门。
六、疫情防控
1、科学戴口罩
佩戴口罩,是预防新冠肺炎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,既保护自己,又保护他人。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,如处于人员密集场所、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时,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佩戴口罩时切记: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,鼻夹要压实;口罩出现脏污、变形、损坏、异味时需及时更换,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;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,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。
注意: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,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。
2、勤洗手
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。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,也会经手接触传播,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,手上的病毒、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、眼、鼻进入人体。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,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。
3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
公共场所人员多,流动量大,感染风险未知,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,一旦有病毒感染者,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,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,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。
4、室内经常开窗通风
室内环境密闭,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,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。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。此外,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。每天早、中、晚均应开窗通风,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。
5、遵守1米线社交距离
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,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,在排队、付款、交谈、运动、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。
6、注意呼吸道礼仪
咳嗽打喷嚏时,用纸巾捂住口鼻,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,注意纸巾不要乱丢。
7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
加强身体锻炼,坚持作息规律,保证睡眠充足,保持心态平衡;健康饮食,戒烟限酒;有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新冠病毒感染可疑症状时,及时就医。
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
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防火委员会办公室
2022年5月12日